润滑脂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黄油”。与普通润滑油相比,润滑脂的成分除了基础油、添加剂之外,还额外添加了稠化剂。在润滑脂的选用过程,使用温度范围是我们考虑的重要因素。需要我们根据润滑部位的最高、最低温度来选择润滑脂产品。
润滑脂的最低使用温度
润滑脂在温度下降时硬度会增加,影响正常输送,造成润滑脂不能充分到达润滑点,机器冷启动时缺乏润滑。润滑脂的最低使用温度必须高于冷启动时最低环境温度,在较低的温度下(如接近-30℃),应该使用合成润滑脂,例如使用PAO作为基础油的润滑脂。
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
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:润滑脂有一项指标是滴点,但是滴点不等于最高使用温度,润滑脂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一般要比滴点低30℃~50℃,不要超温使用,尤其是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。超过滴点的润滑脂就算冷却下来,性能也已经遭到破坏,不宜使用。
高温下的润滑脂性能
润滑油超温使用的直接危害是加速氧化变质,并且生成酸性物质,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润滑点出现局部高温,也会引起润滑脂氧化变质,并且逐渐扩散开。局部高温可能由轴承安装不良引起,也可能由于润滑脂过多或者不足、选错油品、受到振动、负荷过重等问题引起。
润滑脂氧化颜色会变深,产生的酸性物质会造成稠化剂分解,使基础油从稠化剂里流失。润滑脂其实就是稠化后的润滑油,稠化剂像海绵一样把基础油吸附起来,避免过多流失,因此润滑主要是靠油润滑。如果基础油流失了,虽然表面上看还有润滑脂,但是润滑能力几乎没有了,氧化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润滑脂稠度的变化,如变硬或者变稀、流油。
低温下的润滑脂性能
在低温条件下,润滑脂会变得更稠,也即硬度增加,润滑脂的低温性能也和基础油有直接关系。就像食用油一样,常温下液态,低温会流动性降低甚至停止流动。当降至某个温度时,润滑油停止流动,这个温度称为倾点,倾点低的润滑油可以在更低温度下使用。矿物油的倾点一般在-20~-30℃,但是倾点一般要求比使用温度低。
低温转矩是润滑脂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,低温下,润滑脂变稠、硬度增加,会对轴承产生阻滞作用。低温转矩是在低温下(-20℃以下),润滑脂阻滞滚动轴承转动的程度,润滑脂的低温转矩由起动转矩和运转一段时间后转矩的平均值表示。润滑脂在低温下测得的起动转矩值越小,则起动功率消耗也越小;相反,如果某润滑脂的低温起动转矩大。则可能出现卡住轴承的现象,不适合在低温下使用。
因此,在选购润滑脂时,润滑脂的使用温度(最高、最低温度)必须被考虑在内,润滑脂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应包含润滑脂的使用温度范围。和温度有关的指标包括滴点、最高使用温度、最低使用温度、基础油的倾点、低温转矩、基础油的黏度指数等指标。